(Key Laboratory of Oceanic and Polar Fisherie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East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Shanghai, 200090, China)
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于2016年12月由农业部批准建立,作为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与4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共同组成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学科群。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5人,其中研究员13人,副研究员20人,45岁以下中青年人员占76%,研究人员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2人,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1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青年拔尖人才2人。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远洋与极地渔业资源基础生物学、远洋与极地渔业高效渔具与渔法研究、远洋与极地遥感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化、远洋与极地产物资源综合利用、远洋渔业管理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
研究方向:
1.远洋与极地渔业资源基础生物学
开展主要捕捞对象资源调查,建立资源评估模型,分析其种群动态与开发潜力。研究主捕对象的基础生物学、渔场栖息地生态环境特征指标等,分析洄游规律,掌握其渔场、渔期及形成机制。开展远洋渔获物分子分类研究,形成分子鉴定标准,开展新功能及特殊功能基因的发掘和应用。
2.远洋与极地渔业高效渔具与渔法研究
开展主捕对象的鱼类行为学观察,研发高效、生态友好的选择性捕捞装置及渔具渔法。通过渔具材料及渔具的水动力学实验,开展捕捞渔具的水动力学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研究,实现捕捞渔具形变及形态的可视化,提高渔具设计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3.远洋与极地遥感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化
研发基于遥感渔场环境和实时船位信息的渔场渔情预报模型,提高远洋捕捞渔场预报的准确性和渔场寻找效率。开展渔业情报自动收集、分类及信息发布技术,开发基于渔船位置的全球渔场渔情信息服务系统。研发渔获溯源技术,开展基于物联网工程的远洋渔业信息化建设。
4.远洋与极地产物资源综合利用
揭示远洋渔获物的物质组成与营养特性,阐明远洋渔获物的材质特征及行为效应机制。研究远洋渔获物在捕获、加工、贮运期间的品质变化机制,开展船载加工与保鲜技术研究,开发加工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等,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5.远洋渔业管理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
收集国际有关远洋渔业管理组织制度,研究国际远洋渔业管理法律法规,为远洋渔业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履约保障。关注主要远洋渔业国家产业政策,分析国内产业发展方向,提出我国远洋渔业产业政策建议。
发展目标
1.科学研究
围绕我国现代渔业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按照现代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重点围绕制约远洋与极地渔业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以前沿技术与应用基础为重点,通过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应用基础、关键与共性技术以及行业科技问题,促进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得到快速发展,不断扩大相关学科影响和国际影响力。形成一批可应用于产业的技术成果,持续加强产业支撑能力,在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上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和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形成“产、学、研”为一体的远洋与极地渔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平台,成为我国远洋与极地渔业发展的创新主体。
2.成果转化
积极探索“所、地、企”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模式,通过产学研用,与地方渔业主管部门和涉渔企业在远洋与极地渔业资源开发方面开展协同攻关,与我国主要远洋渔业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成果转让和技术合作,培育中试或产业化示范基地,完成相关专利技术转让;通过技术转化与示范,带动行业科技发展,提高我国远洋渔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3. 条件能力
加强重点实验室条件装备能力的建设,建立综合渔业科学调查船组成的调查船队,实现航次共享共用,积极推进极地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建设,调查范围覆盖南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主要远洋与极地渔业作业海域。根据各实验室基础条件以及创新发展需求,新增或完善基础生物学、渔具基础研究、遥感信息接收处理、渔用装备研发、产物资源利用相关仪器设备与大型设施,提升远洋与极地渔业科研工作的硬件水平,满足日益发展的科研需求。
4. 服务社会
制定科研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共建共享制度,建立科研材料、数据、信息、知识产权、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向社会和公众开放;主办各类技术培训班;主办国际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