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盐碱地渔业开发与技术服务共享平台!

首页 > 绿洲渔业 > 实用技术 > 正文

实用技术

以渔改碱 开发利用我国盐碱地之良方

我国农业是典型的资源约束型产业,近年来,人口增长、城镇化加快、非农开发占用以及耕地的荒漠化、石漠化和盐碱化等,不仅使我国农业生产效益降低、耕地逐年减少,而且造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一方面,18亿亩耕地红线到了被突破的边缘;另一方面,合计超过21亿亩的盐碱地(水)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约6.9亿亩的低洼盐碱水域和约占全国湖泊面积55%的内陆咸水水域,遍及我国17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其中,内陆盐碱水域水质大多属于非海洋咸水且水化学组成复杂,人畜无法饮用,不能灌溉农田,也不能直接用于水产养殖,故绝大多数属于长期荒置状态,如内蒙的达赉湖、青海的青海湖和新疆的布伦托海等。

盐碱地形成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地下水位高。通过挖池抬田,降低水位,抬田种植,池塘养鱼,走以渔农结合综合治理盐碱地的路子,可以使种植业无法耕作的低洼盐碱地得到较有效的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盐碱水的出路问题。实践表明,目前建立的“上粮下鱼”、“上草下虾”等以渔为主的多元化盐碱地立体种养殖高效利用模式,把渔业利用与农业土壤降盐碱、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水、土、光、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土地次生盐碱化程度,而且扩大了耕地面积,在稳定和加强粮食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新的生产力。这是综合治理与利用低洼盐碱地,实现渔粮结合、同步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水产品,特别是养殖水产品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渔业生产可利用资源日益萎缩,现有宜渔水面也不可能无限扩展,而水产品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开辟渔业生产新领域。因此,现阶段是发展盐碱地水产养殖的有利时机,利用我国丰富的盐碱水域开展水产养殖,可以拓宽渔业发展领域,增加水产品的产量,提供价廉物美的动物蛋白,对于实现水产养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业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产业,农产品是农民收入的基本来源。在我国土地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大多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缺乏新的增长点。发展盐碱地渔业,拓宽了农业的发展空间,挖掘了农业(资源)潜力,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效益,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盐碱地(水)资源转化为具有明显特色的区位经济优势,还可带动饲料、苗种、加工、冷藏、运输、水产贸易等相关产业,可以说发展盐碱地渔业是促进农民快速增收现实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