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了收蛤蟆,旱了收蚂蚱,不涝不旱收碱嘎巴。”这是过去黄骅人眼中的盐碱地。可如今,白花花的盐碱地,已有不少变成农民增收的“池塘”,不仅长出了能“固氮吸碳”的紫花苜蓿,长出了号称“落地酥”的冬枣,还长”出了肉质鲜美的南美白对虾。“靠着种苜蓿,我家五亩多地一年能挣个一万多块钱,这在农开部门对盐碱地进行改造之前想都不敢想。”贾象村农民武立新高兴地说。黄骅市地势低洼平坦,土地盐碱瘠薄,水资源匮乏,气候干旱,耕地面积109万亩,其中盐碱地占70%,另有碱荒地60万亩、沿海滩涂40万亩,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业种植管理粗放,使广大农民始终摆脱不了“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困境。
近年来,该市农开部门按照“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科学规划,规模开发,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开发思路,发展“以蓄为主,采补相结合,广辟水源;以节为主,排灌相结合,发展旱作农业;以粮为主,粮经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以灌为主,乔灌相结合,提高生态效益”的开发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黄骅特色的滨海盐碱地农业综合开发之路。
面对地薄水咸、干旱少雨、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他们坚持把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作为核心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力度,统筹规划,连片开发,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综合运用工程、农业、科技、生物等措施进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解决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打井、开沟、挖渠、筑路、建坑塘、修泵站等综合治理措施,该市实现了水资源的节、打、引、蓄、排合理有效利用,增强了盐碱地的排涝淋碱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几年来,该市用于水利建设方面的各项投资达9960万元,占总投资的70%。各项措施的综合实施,使得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0.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1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万亩,新增节水节水灌溉面积0.3万亩,年可节约水量10万方,新增旱作农业面积0.9万亩,增加机耕面积0.8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0.8万亩。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观,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在改造中低产田,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同时,该市把土地治理项目的建设与新兴优质产业紧密结合,从项目的立项、考察论证、编制可研报告到建设实施,都与新兴的食用菌与设施蔬菜产业有机结合,为这两个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优良的基础保障。两年来,他们通过宣传发动、典型带动、政策促动、行政推动、项目拉动等一系列措施,在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先后建成蔬菜大棚和食用菌地卧式大棚338个、普通温室大棚1100余个,使这两个产业成为该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