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东海区渔业资源养护与可持续利用”团队基于大规模、高分辨率的产卵场调查研究,在小黄鱼生活史早期阶段的栖息地分布模式、连通机制以及优先保护区识别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关键栖息地空间规划提供更为量化的科学指示。相关研究以“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early life stages of the small yellow croaker (Larimichthys polyactis) and its dynamic controls adjacent to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第1作者许敏博士)和“Incorporating egg-transporting pathways into conservation plans of spawning areas: An example of small yellow croaker (Larimichthys polyactis) in the East China Sea zone”( 第1作者刘尊雷副研究员)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Fisheries Oceanography、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此项工作得到我所中央基本业务费(2019M05)、农业农村部近岸产卵场专项调查(125C0505)等项目的资助。
鱼类在早期浮游生活史阶段极其脆弱,该阶段大多数鱼卵和仔稚鱼从产卵场被动输送至育幼场,因而其起源和输送轨迹与鱼类关键期的“源-汇”动态紧密相关。这个过程在较大程度上解释了补充量的年际波动,对鱼类种群恢复力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黄海南部和东海均有小黄鱼生殖群体分布,但对于是否作为独立的种群单元仍有争议。既有研究证明,黄海南部和东海两个地理群体具有相似的遗传结构,表明它们可能形成一个相互交流的亚种群或共享某些栖息地。然而,由于该地区河口-陆架系统的复杂动态,学术界对这两个亚种群的仔稚鱼扩散及其相互关系仍知之甚少。控制两个亚群间迁移的动力学过程尚不清楚,特别是在受长江冲淡水底部锋面结构影响较大的沿海水域,长江冲淡水底部锋面外侧构造产生了强烈的温盐空间梯度,具有多尺度时间变化特征。适宜的盐度和温度是卵和仔稚鱼生存的必要条件,并影响其生存和分布模式。该研究应用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对该地区的水文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小黄鱼的鱼卵和仔稚鱼时空分布格局与水文物理动态的关系,并探讨了仔稚鱼可能输送路线。
研究发现了小黄鱼早期生活史的两种不同分布模式,小黄鱼的鱼卵和仔稚鱼3-4月出现在舟山渔场东北20-50米等深线海域,其生境特征是盐度33-34psu,水温约15℃。由于台湾暖流比沿岸流更早地将南部暖水向北部输送,3月甚至更早在舟山南部产出的鱼卵和仔稚鱼会被输送到舟山群岛东北部,分布边界被长江口冲淡水锋面限制。到5月份,沿岸水域温度显著升高,导致仔稚鱼被水下河谷上升流带到长江口形成育幼场,并沿羽锋向黄海南部迁移,从而与黄海南部仔稚鱼后代混合。基于这些物理机制,长江口附近的多重动力模式可以将鱼卵和仔稚鱼从东海输送到黄海南部沿海水域。这一潜在迁徙路径表明,东海亚群与黄海南部亚群存在一定的动态联系。对此,该研究通过拉格朗日粒子示踪模拟,逆向追踪了江苏海域产卵场位置,发现了潜在产卵源出现在鱼卵采集地点的东南邻近位置。这一发现证实了江苏省沿海地区是小黄鱼的重要产卵地,该海域对小黄鱼的生产力和恢复力有着重要贡献。
(资源室 刘尊雷,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