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中国渔业报】中国水产学会盐碱水养殖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召开

    9月10日,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承办的中国水产学会盐碱水养殖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召开。会议以“盐碱地水产养殖绿色循环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共同探讨和推进盐碱地水产养殖、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我国盐碱地水产养殖科技创新能力,探讨盐碱地水产养殖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交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增进产学研间的交流合作,...

    2025-08-01  
  • 【中国渔业报】保障水产食品品质 助力渔业蓝色转型

    2022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我国是人口大国,树立大食物观对解决好我国14亿人民的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来自江河湖海的“蓝色食品”...

    2025-04-17  
  • 【中国渔业报】大黄鱼深远海养殖宜养环境优选新突破 东海所创新研究推动...

    大黄鱼是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水鱼,大黄鱼养殖业在中国沿海地区占有重要地位,养殖区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和广东等地,其中,福建省大黄鱼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80.5%。然而,随着近岸养殖空间的不断压减以及环境压力的持续增加,深远海养殖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目前深远海养殖可选的养殖品种有限,大黄鱼是最主要的养殖对象。因此,通过科学手段筛选和分析适合大黄鱼深远海养殖的空间对于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深远海养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7  
  • 【中国渔业报】“蓝海201”号调查船完成第二次西北印度洋公海渔业科考任...

    3月9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东海所”)“蓝海201”号调查船停靠上海横沙渔港码头,圆满完成2024年度西北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任务。该航次自2024年11月6日从上海横沙渔港码头出航,历时124天,总航程2万多海里。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四个多月的海上科学调查,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参加该航次任务团队共计44人,包括27名船员和17名科研人员。据了解,该航次是“蓝海201”号调查船第二次承担西北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调查任务,...

    2025-03-10  
  • 【上观新闻】上海放流25万尾鱼类、10余吨贝类、1.8吨虾类,在长江安家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束涵“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生态补偿”项目增殖放流工作已全部完成。近日,25万尾鱼类、10余吨贝类、1.8吨虾类经人工放流进入长江。这是“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生态补偿”项目,通过增殖放流的形式,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扩大珍稀濒危物种种群规模。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超工程师介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主要承担项目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估等生态补偿任务的具体实施,...

    2024-12-02  
共43条 首页上页12345...9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