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2日至30日,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又名河蟹、大闸蟹)主要苗汛期之际迎来大丰收。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现场监测显示,蟹苗资源量达67吨,创历史新高,优质苗种空运至全国各地。
长江口是中华绒螯蟹最大的天然繁育场,由于长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环境变迁、水质污染等原因,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繁育场濒临消失,蟹苗资源一度枯竭。为了恢复长江口河蟹天然繁育场、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和上海市农委的组织协调下,在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支持下,东海所联合多家单位协同攻关,开展了10余年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世纪80年代以前,长江口天然蟹苗的资源量最高约60吨/年,80年代中期开始资源量锐减,至本世纪初的20余年间,长江口蟹苗汛期消失,资源量年均不足1吨。十年来,庄平研究员及其团队开展了中华绒螯蟹资源衰退机制的研究,构建了覆盖长江下游至河口的中华绒螯蟹资源环境监测网络,获得了长期连续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团队通过独创的小型蟹类声纳标志跟踪和三维定位技术,首次实现了亲蟹洄游路径和繁育场范围10米级的精准定位,这是我国首次采用最先进的声纳标记在河口地区跟踪定位中华绒螯蟹产卵洄游轨迹。同时,项目组创建了蟹类行为生态学实验室,掌握了中华绒螯蟹在长江流域生活史不同阶段的栖息、生存和生长需求。通过各项综合研究,项目组发现了长江中华绒螯蟹资源衰退的关键原因,为开展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繁育场生态修复奠定了基础,成功破解了以往单纯放流蟹苗导致增殖效果不佳的资源恢复难题。
为了科学恢复长江口珍稀的野生中华绒螯蟹及其蟹苗资源,项目组创立了“亲体增殖+生境修复+资源管控”的资源综合恢复模式。一是在长江口多年连续大量增殖放流中华绒螯蟹亲体,提出了以“营养调控、优化放流雌雄比”为特色的放流成套技术体系;二是创建了“漂浮湿地”微生境营造技术,使中华绒螯蟹在长江口早期洄游阶段隐蔽、摄食等重要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三是基于模型推算和洄游习性等研究结果,综合提出了中华绒螯蟹捕捞总量控制、捕捞地点和时间限制的“一控二限”管控措施,为中华绒螯蟹繁殖、发育和生长创造了一片安全有序的水域。过一系列综合措施,近年来长江口蟹苗资源量由不足1吨/年恢复并稳定在60吨/年左右的历史最好水平,生态和经济效益重大。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的恢复是当今国际上水生生物资源恢复的成功范例,作为科研工作者,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用科技力量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东海所将一如既往地开展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长期监测及相关保护研究,为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的恢复和生态修复、长江口生态屏障的建立、长三角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综合办公室 江航/河口渔业实验室 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