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研进展 > 正文

我所在贝类对微塑料生理应答领域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3-03-06

近日,我所与盐城工学院合作研究揭示了不同摄食类型海洋贝类对微塑料污染的响应。相关研究成果以“Habitual feeding patterns impact polystyrene microplastic abundance and potential toxicity in edible benthic mollusks”为题,发表在国际环境科学知名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CR 1区,IF=10.753,Top)。郑亮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近年来,微塑料污染对水产养殖生物的影响广受关注。在紫外线辐射和机械磨蚀等作用下,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被降解成尺寸小于5mm的微塑料(MPs),其疏水表面通过吸附于有机和无机物(包括环境污染物)迅速形成薄膜结构而沉积在滨海沙滩和潮滩沉积物中。由于MPs体积小、难去除且分布广泛,海洋滩涂中底栖贝类误食MPs的现象极为常见,其物理和化学毒性将可能对生物构成严重危害。

我所与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相关课题组合作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将泥螺、青蛤和四角蛤蜊暴露于形状不规则的聚苯乙烯微塑料7 d,随后经过无污染的海水净化3 d,研究了三种贝类对微塑料的积累,并研究了其对贝类消化酶、抗氧化酶和神经毒性。该研究揭示了海洋底栖贝类具备较高的微塑料富集潜力,且其生态毒性与摄食方式有关,净化处理可有效去除贝类中的微塑料,为研究微塑料对底栖贝类生态毒理机制提供了参考。

此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研究成果被江苏省级报刊《扬子晚报》在线报道。

(渔业信息与经济研究中心 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