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新民晚报】打造特色“绿洲渔业”,这场关于盐碱地高质量发展的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发布时间:2023-07-27

我国盐碱水土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拥有盐碱地约14.87亿亩、盐碱水约6.9亿亩,遍及19个省、市和自治区。如何治理和减缓土地的盐碱化,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7月26日,2023年“盐碱地水产养殖科技创新联盟”年会暨盐碱地渔业利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本次研讨会围绕水产养殖与大食物观、水产育种新技术、耐盐碱养殖对象筛选与品种选育、盐碱水质综合改良与调控等内容开展主题报告与学术交流,针对盐碱水土渔业利用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加快推进全国盐碱地渔业利用绿色高质量发展。

据悉,我国盐碱水土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土壤沙漠化、盐渍化严重,难以进行农作物种植。在盐碱土治理的长期过程中,伴生了星罗棋布的灌溉盐碱渗出水面,渗出水含盐量高,不适宜直接排入河道。如何利用这些灌溉盐碱渗出水,解决盐碱水的出路问题,成了盐碱地生态治理过程中与改土并重的关键技术问题。

2020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联合十余家研究所、企业、高校等单位,通过“挖塘降盐、以渔降碱”的水土生态修复工程,把白色荒漠盐碱地变成上可种植、下可养殖的宜渔水域,打造了我国独具特色的“绿洲渔业”。

经济效益方面,针对不同区域的水质特点和物候条件,建立4个区域性示范基地,1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核心示范点30个。示范面积78.21万亩,累计总产值123.93亿元,累计总收益33.67亿元;推广面积165.85万亩,累计总产值286.70亿元,累计总收益69.44亿元。

社会效益方面,盐碱地区多是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充分利用盐碱地和水域资源发展农业和渔业生产,有效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构建并示范推广盐碱地稻田洗盐排碱水综合利用模式,有效利用洗盐排碱水,改善了稻田土壤质量,降低了洗盐排碱水排放造成的次生灾害,实现了以渔改碱、以渔治碱的目的,为确保耕地质量和数量、保障粮食安全供给发挥了积极作用。

生态效益方面,利用盐碱水养殖新技术,显著降低水体的碱度和氨氮浓度,改善养殖水体的质量及周边盐碱地的生态环境。渔业综合利用模式有效降低周边土壤盐度和水体碳酸盐碱度,并增加盐碱地的肥力,降低土壤的碱度,使原来不能耕种或效果较差的土地得到较好的利用。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主办,聚焦盐碱水土渔业利用高质量发展,加强前沿战略、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有序推动盐碱地水产养殖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新民晚报记者:杨洁;实习生:陈佳琳

(稿件来源:《新民晚报》,2023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