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渔业报】“蓝海201”号调查船完成第二次西北印度洋公海渔业科考任务

发布时间:2025-03-10

3月9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东海所”)“蓝海201”号调查船停靠上海横沙渔港码头,圆满完成2024年度西北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任务。

图片

该航次自2024年11月6日从上海横沙渔港码头出航,历时124天,总航程2万多海里。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四个多月的海上科学调查,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参加该航次任务团队共计44人,包括27名船员和17名科研人员。

图片

据了解,该航次是“蓝海201”号调查船第二次承担西北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调查任务,航次聚焦渔业资源与渔场环境的核心问题,从理化环境、浮游生物、渔业生物、海洋污染物等方面,系统开展了现场观测和样本采集工作,共完成调查站点130个,采集了包括金枪鱼、剑鱼、旗鱼等渔业生物样本150余种,浮游生物、鱼卵仔稚鱼、营养盐等样本2600余份,渔业声学数据、渔场环境观测等数据6TB。有关数据和样品将汇交东海所远洋渔业数据中心和渔业资源种质资源库。

图片

首席科学家李灵智介绍:“航次成果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西北印度洋渔业资源评估的空白,更将为促进西北印度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服务于我国远洋渔业产业发展。通过两年的调查,我们初步探明了金枪鱼资源量非常丰富的一个区域,有望开发成新的远洋渔场。”

图片

据船长汤晓林介绍,本次任务积极响应国际渔业管理框架要求,自承接航次任务以来,团队从航前海试、设备操作培训、调查模拟演练、国际履约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备航工作,提升了调查人员履约能力、实操水平和团队协作意识,为调查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海所所长方辉表示,西北印度洋是我国远洋渔业重要作业海域之一,开展西北印度洋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既是科学探索的新征程,也是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彰显了我国负责任渔业国家形象。同时随着调查数据和成果的积累,我国在全球公海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提升,从而为人类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