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渔业报】】盐碱地水产养殖科技创新联盟2023-2024年度年会举办

发布时间:2024-09-20

为进一步系统推进202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合理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资源,做到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发展盐碱地水产养殖,推进以渔降盐治碱,实现渔业经济生态双丰收,9月9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主办的盐碱地水产养殖科技创新联盟2023-2024年度年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召开举办。会议旨在搭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推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联盟成员单位坚持“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拓展空间”的发展宗旨,推动我国盐碱地水产养殖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2019 年,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作为拓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重视并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2021年,习总书记在考察调研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时强调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支持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同年8月,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大食物观相关工作,指出要因地制宜开发,做到宜渔则渔。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盐碱地水产养殖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方辉表示,过去的一年,联盟在品种、技术和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共同推动盐碱地水产养殖科技创新。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王洪波二级巡视员指出,将进一步推动宁夏盐碱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为加快宁夏乃至全国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提供更多典型模式。会议就联盟2023-2024年工作情况进行汇报,介绍了盐碱渔业产业现状及特征,并展示了各地区盐碱渔业典型案例,展望联盟未来产学研协作方向。会议指出,在联盟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国内首个盐碱地水产养殖领域的国家标准颁布实施,且培育出了新品种耐碱雅罗鱼“雅龙1号”,在良法、良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联盟的运行机制,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挖掘盐碱地水产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品种、新装备,促进产学研协作和成果转化,推介盐碱渔业优秀成果。

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及有关研究所,天津、河北、内蒙古、浙江、山东、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区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推广部门、龙头企业等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