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福建省多措并举保障海洋与渔业生产安全稳定

发布时间:2017-08-17

多措并举保障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生产安全稳定

2017年初以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部门紧盯重点任务,连续开展“蓝剑”联合执法、水产品安全管控、海漂垃圾整治等专项行动,为福建省营造良好的海洋渔业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8月7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在厦门召开工作推进会,组织厦漳泉三地海洋与渔业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梳理福建省重点海域海洋渔业安全现状,分析研判问题隐患,并逐项提出改进措施。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作为沿海省份,各种海鲜、河鲜是福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如何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密抽检频次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一方面强化了监管部门对水产品安全的管控,另一方面能在市场上形成有效的震慑,提升水产品养殖领域的安全意识。

据了解,从3月底,省海洋与渔业厅部署开展2017年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水产苗种监督抽查、海水贝类产品卫生监测和生产区域划型、快速检测等工作以来,福建省对大黄鱼、罗非鱼、鲍鱼、对虾、草鱼、鲫鱼等重点养殖品种开展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强化水产养殖源头监管,确保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截至目前,福建省已开展省部级监督抽查535批次,快速检测1400余批次,监督抽查合格率达100%。

7月份,省海洋与渔业厅制定《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组织福建省范围内深入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系统性、区域性的安全隐患排查,大力整顿规范水产养殖生产行为,有效管控风险,切实消除隐患。

近期,省海洋资源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省水产研究所和属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还将共同协作,对福建省重点水域环境、投入品和产地水产品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计划在水产品供应运输前一个月、半个月、起捕前一天,分别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和禁用药物残留快速检测。

加大海漂垃圾整治:提升海域景观

当你走在柔软的沙滩上,眺望蓝色的大海,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垃圾了。那些腐烂发黑的植物茎秆、零星的生活垃圾与如画的海滨风景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在厦门了解到,每年的5-10月是海漂垃圾出现的高峰期。这个时间段游客量比较大,沿岸或是从游船上扔到海里的垃圾量会增加。不仅如此,随着台风季和降水季的到来,九龙江流域沿岸的垃圾往往会被带到厦门海域来。为此,厦门已建立起海漂垃圾应急响应机制,根据气象风险预警和海漂垃圾实际影响情况,实行一、二级应急响应处置机制,确保厦门湾海域的景观和通航、海上活动等安全。

实际上,海洋与渔业部门在海漂垃圾清理上始终没有放慢脚步。2017年以来,龙岩、漳州、厦门在不同流域、岸段、海域建立起“岸上管、流域拦、海面清”等三道防线,进一步强化了入海垃圾综合治理。职能部门通过对沿江、沿河、沿沟、沿库城乡垃圾实施有效的收集、中转、处置,实现垃圾不入江、不入河、不入沟、不入库;厦门市严格实施沿海垃圾“门前三包”措施,开展渔港、滨海景区海漂垃圾治理与废旧渔船、渔具的清理工作,有效减少了污染物入海影响。

通过抓源头治理、建长效机制,海漂垃圾的情况将得到有效遏制。

执法行动:护航海洋安全

“伏季休渔结束后,海上可能发生的复杂情况会增加,我们将加强涉海涉渔情报收集工作。”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负责人介绍,近期,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组织部署两个阶段福建海洋“蓝剑”联合执法行动。

第一阶段从8月2日起至16日,主要针对部分开渔渔船,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将在福建省重点海域布控,合理配备执法力量,重点管控赴敏感海域生产的渔船,确保开渔后海上渔业生产安定稳定。

第二阶段定于8月20日至9月8日,重点进行海上执法,执法区域以闽南金三角及周边海域为主,重点管控过界捕捞渔船,确保海上的安全稳定环境。与此同时,福建省还计划开展闽浙、闽粤两次省际间的联合执法行动,共同维护周边海域的安全。

2017年初以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部门即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执法管控,连续开展了包括打击违反伏休规定渔船、打击违法采砂渔船、“净海3号”等在内的多项专项执法活动,坚决清理取缔了一批涉渔“三无”船舶,强化海上执法工作,有效遏制海洋与渔业违法违规行为。(来源:中国海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