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6天、远航1.2万公里后,第二次中俄北极联合科考近日完成预定航次任务返航。10月30日,记者从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获悉,本航次科考中,我国首次实现了在北冰洋的“冰工厂”拉普捷夫海的海洋地质研究,获得了北极“东北航道”三大关键海域的水文气象资料。此外,还成功开展了北冰洋东西伯利亚陆架浮游生物多样性调查,为助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远航1.2万公里
探秘“冰上丝绸之路”
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夏季北冰洋海冰覆盖率不断减少,生态环境迅速发生变化,同时北极航道商业利用的可能性随之大增。在此背景下,2017年,中俄两国领导人提出了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积极加强两国在北极地区的深入合作。
为助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今年,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组织了第二次中俄北极联合科考。科考队由来自中俄两国5个单位的30人组成,其中,中方队员11人,利用俄罗斯“拉夫任捷耶夫院士号”科考船执行科考任务。
9月6日,科考船从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出发,先后穿过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经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的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拉普捷夫海展开调查。在克服了风雪、涌浪、迷雾、海冰以及长距离的航行等诸多困难后,10月21日,中俄北极联合科考圆满完成任务,返回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航次历时46天,行程逾12000公里,顺利完成了预定航次任务。
首次揭开北冰洋
“冰工厂”神秘面纱
据了解,本航次科考拓展了中俄两国在北极陆架调查的广度和深度,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首先,实现了我国首次在北冰洋的“冰工厂”——拉普捷夫海进行海洋地质研究。据介绍,拉普捷夫海地处俄罗斯北极陆架的中心,受北极大河——勒拿河的输入影响显著,冬季广泛发育陆架冰间湖过程,是北冰洋最为重要的“冰工厂”,也是研究北极大陆与大洋相互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海区。
科考队员在拉普捷夫海获得了从勒拿河口—陆架—陆坡—深海盆地断面的沉积物样品和悬浮体资料,将有助于全面认识该海域的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演变规律。此外,科考队员还现场调查发现了该区夏季底层发育明显的雾状层,这对认识该区域的物质输运过程及其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航次还获得了北极“东北航道”关键海域沿线的水文气象资料。科研人员介绍,北极海区是世界上海雾发生次数最多的区域之一,海雾会影响北极海—冰—气边界层的热量分配,并对过往船只的通航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航次首次利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光学剖面仪,对北极东北航道的雾、雪以及低云等天气过程进行了观测,获取了这些天气过程的第一手光学剖面数据。
从天上到海底
完成三大关键海区调查
科考中首次开展了横跨东西伯利亚大陆架(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沿岸放射性同位素化学示踪调查研究,完成了勒拿河河口—陆架—陆坡—海盆关键断面观测,系统获得海水镭同位素分析资料。同时,开展了跨越北太平洋—亚北极—北极地区的大范围、长距离、连续温室气体走航观测,为科学合理评估北极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科考队员们还成功开展了北冰洋东西伯利亚陆架浮游生物多样性调查,拓展了我国极地科考海洋浮游生物的调查范围,系统获得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微生物等样品资料,可为评估北极快速变化背景下的极区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提供依据。
记者了解到,2016年中俄曾开展了首次北极科考,重点对北极东西伯利亚海进行了科学考察,本航次科考则同时经过了“海上丝绸之路北上分支”和“冰上丝绸之路”的航行线路。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科学家石学法告诉记者,两次中俄联合科考,实现了对北极“东北航道”的三大关键海区——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的断面调查,系统开展了海洋地质、水文气象、海水化学、生物生态等多学科综合调查,获得了大气—海水—悬浮体—沉积物等不同环境介质样品和资料,填补了该区多项空白。(信息来源:海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