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优势在海,发展在海,压力也在海。如何守护好北部湾这片祖国南疆的净海,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助力广西高质量发展?1月25日,记者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我区生态环境部门将通过构建“陆海统筹”的监测体系,强化“大海洋”生态天地一体化手段,推进综合污染防治来守护广西北部湾。
“广西近岸海域水质已连续10年为‘优’,持续领跑全国前三名(2021年全国排名未公布)。”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监测处处长廖平德说。据介绍,为守护好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十四五”期间,我区生态环境部门将重点推进以下6方面工作:
——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健全覆盖主要入海河口-海湾-海域不同尺度,海岸-海表-海水-海底多维空间,海水-沉积物-生物质量多要素融合的常规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网络;重点开展主要入海河口、重要海湾和海域协同联动监测;持续推进海水浴场、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等专项监测,全方位掌握广西北部湾水质情况,维护北部湾“水清滩净”。
——筑牢自动监控“防线”。完善16个点位的自动监测网络布设,强化重点海湾河口的自动监测,推进完善“空天地海”立体化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在线监控和预警能力,深化海洋生态大数据应用,实现智慧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动态。
——强化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对河口、海湾、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开展长期、连续监测,共布设102个监测点位。开展布氏鲸、中华白海豚等海洋重要指示物种和渔业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及环境基因(eDNA)多样性调查,守护北部湾“鱼鸥翔集”。
——拓展应对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开展海洋酸化、温室气体、蓝碳监测,为我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好技术支撑。
——健全北部湾风险防范应急监测体系。全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水平,形成2小时海上应急监测圈,为广西向海经济、“人海和谐”提供安全保障。
——深入打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印发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巡查调研常态化,持续开展茅尾海、大风江口、铁山港、钦州港等重点海湾综合整治。狠抓落实入海污染源排查和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采矿和非法占用海域行为,全面清退非法养殖,实现沿海工业企业入海排污口100%达标排放,巩固并提升广西海洋环境质量。(信息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