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院学科体系表优化调整及院科技创新团队增选研讨会精神,推进我所创新团队建设,4月18日,我所通过视频会议形式组织召开了院级科技创新团队专题工作会议。方辉所长、王鲁民副所长、各院级科技创新团队首席和副首席、科研处负责人等共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王鲁民副所长主持。会上,科研处江航副处长传达了院学科体系及创新团队优化布局思路重点、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期满考核方案等会议精神。各团队首席分别汇报了建设期任...
2022年4月8日,我所组织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内陆盐碱水域盐碱绿洲渔业模式示范”项目2021年度项目总结与推进会。蓝色粮仓专项总体组和项目咨询组专家桂建芳院士、陈焕根研究员、张显良研究员、陈家宽教授、刘英杰研究员、徐皓研究员、戈贤平研究员以及项目成员共60余人参会。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卢兵友处长、王振忠专员,水科院韩刚副院长,我所方辉所长参加会议并讲话。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
3月29日,我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典型渔业水域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技术”项目顺利通过中期检查。项目中期检查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王振忠项目专员主持,项目咨询专家陈建芳研究员、于君宝教授、杨红生研究员、刘英杰研究员、王寿兵教授、任鹏高级工程师以及项目组成员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卢兵友处长、我院韩刚副院长、我所方辉所长参加会...
近日,由于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防控措施不容有失。3月29日下午,方辉所长赴研究生宿舍和高层次人才公寓走访慰问。期间,方辉所长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了在所人员的生活学习情况和物资储备情况,并就住宿条件和存在困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他强调,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家要严格遵守上海防疫要求,认真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他提出,大家要严防死守阻断疫情传播,齐心协力打赢防疫这场硬仗...
3月29日,由我所和上海海洋大学分别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下设的“远洋渔业资源友好型捕捞装备与节能技术”“远洋生物资源立体探测与渔场解析技术”等2个项目中期检查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会议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王振忠项目专员主持,项目咨询专家组专家徐皓研究员、杨红生研究员、张天舒高级工程师、杨信廷研究员、马永钧高级工程师以及项目组成员共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农村技术开...
3月7日,我所“蓝海201”号和“中渔科211”号科考船顺利返回长兴岛横沙渔港码头,至此,由我所主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1年度长江口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2-03)冬季航段的海上调查观测工作圆满完成。本次海上调查观测搭载科考人员众多,包括10家参航单位的41名科考人员,涉及学科领域广泛,包括海洋物理、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遥感信息等多个学科,对航段的组织协调和安全运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
2022年3月6日至3月8日,我所所长方辉带领大黄鱼育种创新团队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赴宁波、宁德两地开展大黄鱼种业发展情况调研。在宁波市,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吴雄飞副院长介绍了“甬岱1号”大黄鱼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优势性状与推广应用情况,双方就合作开展大黄鱼新品种选育、共建联合育种平台等达成了共识。在宁德市,方辉所长先后赴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聚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围绕大黄...
3月1日,我所“蓝海201”号调查船和“中渔科211”号调查船启航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长江口共享航次(冬季航段),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我所共41名科研人员随船出海。东海所所长、项目负责人方辉研究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码头送行。出航会上,项目首席科学家、赵峰研究员介绍了调查内容、站位设置及有...
心系职工送温暖,新春慰问暖人心。值此新春佳节前夕,我所组织开展了一年一度的“送温暖”活动。本次“送温暖”活动由所领导亲自带队,慰问了离休干部、孤老、患重大疾病及生活困难的职工及职工家属等共计178人,为老职工送去了组织的关怀和慰问。在走访和慰问过程中,所领导与职工及职工家属、老同志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在身体、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叮嘱大家要保重身体,并送上新春祝福。亲切的言语、诚挚的问候...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沪ICP备05037902号 沪公安备31011002000301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