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下旬以来,上海黄浦江堤岸边出现了大量规格不一的中华绒螯蟹幼蟹,这一壮观景象立即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和好奇。据一些老市民反映在上世纪70—80年代,这属于正常现象,然后本世纪以后就再未见到这么大规模的中华绒螯蟹爬上堤岸。上海电视台、新民晚报、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及众多网络平台等媒体纷纷进行了跟踪报道,并邀请我所庄平研究员、赵峰副研究员等进行科学专题解读。
庄平研究员认为,近期黄浦江边出现大量幼蟹最主要原因是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幼苗资源大量增加所致。长江口是我国中华绒螯蟹大的产卵场,持续的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和产卵场功能恢复工作,使近年来长江口蟹苗资源量恢复到50吨左右的规模,达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的最好状态。而且,大闸蟹本身就有洄游习性,蟹苗从长江口溯河而上进入各支流或湖泊,最长的距离可以达到几千公里,这次在黄浦江出现的大闸蟹幼蟹是长江口蟹苗洄游至此停留肥育生长而造成的。赵峰副研究员在被采访时也指出,由于上海近期处在梅雨季,连续低气压使水中溶氧量降低,另一方面,黄浦江耗氧量较高,使水中溶氧量更加不足,导致中华绒螯蟹纷纷上岸呼吸。
10多年来,我所庄平研究员带领的河口渔业科研团队,专注于长江口渔业生态与保护工作,特别是建立中华绒螯蟹天然资源恢复模式,查明了资源衰退机理,建立了修复养护技术,实现了科学管理利用,使枯竭达21年之久的中华绒螯蟹资源恢复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成为当今国际上水生生物资源恢复的成功范例,据监测2017年长江口蟹苗资源发生量达67吨。
黄浦江堤岸边重现上世纪70—80年大闸蟹纷纷上岸的景象,充分证明了我所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恢复工作上的突出成效。我所将持续开展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天然资源恢复和优良种质保护利用工作,为长江口渔业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重要技术支撑,并为促进上海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大保护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