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责人:庄平研究员
-
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
团队名称:河口渔业实验室
- 1. 河口海岸生态系统特征及生地化循环过程
(1) 人类活动影响下河口生境时空变化格局
(2) 河口生源要素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键机理和过程
(3) 重要渔业资源持续产出机制
(4) 河口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与生态安全 - 2. 河口海岸典型栖息地修复与重要物种养护
(5) 典型栖息地生态功能评价
(6) 受损栖息地人工修复与重建
(7) 重要物种种群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估 - 3. 长江口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
(9) 优良种质收集、鉴定与保存
(10) 重要天然苗种资源科学合理利用
(11) 新养殖对象开发及产业化
(12) 优良种质资源交流共享平台
在长江口及临近水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及生态修复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获得了 列重大科研成果。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研发了基于卫星通讯的中华鲟跟踪标志技术,查明了中华鲟在长江口的分布洄游特征,支撑了“长江 口Ramsar国际重要湿地”划定和“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建立;创建了受伤中华鲟抢救和放流系列技术,实现了大规模的中华鲟救护 和放流;融合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率先构建了长江口渔业资源监测技术平台,阐明了长江口鳗苗和蟹苗的资源变动节律,推动了农业部 “鳗苗专项特许捕捞证制度”实施,遏制了鳗苗无序过度利用;率先开展了中华绒螯蟹亲蟹人工增殖放流,天然蟹苗产量显著回升,首次科 学评估了增殖放流对天然资源的贡献率。
天然苗种的可持续利用支撑了我国河蟹和鳗鲡每年数百亿元养殖产业,为支撑长江口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丰富河口渔业科学发展提供 的现状,以水下水生动物栖息地修复为重点,建立了“水面植物浮床+水下产卵场”相结合的三维立体式飘浮湿地,为修复水域营造一个适 于水生动物繁殖发育和索饵肥育的小生态系,起到特定受损水域生态修复的目的。近5年共承担科研项目284项,其中已完成科研项目259项, 在研项目25项。这些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948”项目、农业部行业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重大成果转化项目、 农业部成果转化项目、上海市行业专项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地方项 目等,首次实现合同经费达6000余万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近3年,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授权专利40余项,获各类 科技奖励5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